19世紀 梵高與日本的浪漫 - 「浮世繪」的美術(Julien Tanguy 的肖像) 日本版畫是梵高(Vincent van Gogh 1853-1890)的主要靈感來源之一,Julien Tanguy 的肖像。是最能體現他與日本浮世繪,在靈魂上交流的杰出作品。
中國 環球之旅,澳門神秘的「葡萄牙石仔路」 澳門議事亭前地(噴水池)與葡萄牙里斯本的發現者紀念碑廣場(Rossio),如出一轍,白為底,黑為圖。粵語:食水深,正是諷諭葡國殖民掠奪的行徑。 石仔路的鋪設是一項極為繁複,它隨著古羅馬帝國擴張,流傳歐洲,是拜占庭文化輝煌的成就。
19世紀 澳門聖保祿教堂的正面(大三巴) Jesuit Convent,Macao - by William Heine, 1854 照片記錄的是1854年的澳門大三巴的畫面,一群正在排隊的歐洲男士,頭載高帽、貼身白色長褲、紳士拐杖和長尾西裝外套。 澳門聖保羅教堂的正面(大三巴) Jesuit Convent,Macao - by William Heine, 1854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畫面的左方有警察,穿著白袍的修女。旁邊有兩隻狗在玩耍,感覺是旁邊乞丐的夥伴。下右方是一群體力勞動的中國人,社會基層,打大赤肋,戴著斗笠以作遮陽。 畫面的左方有警察,穿著白袍的修女。旁邊有兩隻狗在玩耍,感覺是旁邊乞丐的夥伴。下右方是一群體力勞動的中國人,社會基層,打大赤肋,戴著斗笠以作遮陽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當年的大三巴看起來和現在相似,但第二層裝著兩個大鐘,一左一右。正上方的十字架在插畫中不存在,可能後來被更換了。 澳門聖保羅教堂的正面(
中國 最早期的中國照片 - 1895 - 清朝的街頭表演(A Chinese party game ) 最早的中國攝影,圍觀的觀眾,包括社會各階層。穿著長衣的文人,頭戴高級帽子的富貴人,撐著西洋雨傘的商人,穿着破爛布鞋的社會基層,男女老少。也有民眾自備凳子,讓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清楚。
唐人屋敷 川原慶賀《唐人屋敷》藝術 - 超級唐人豪宅 100萬福建人往來中國、澳門和長崎。為了防止勢力逐漸擴大的宗教傳播與走私貿易,鎖國。 中國不是基督教國家,沒有必要隔離,直至清康熙皇廢除明海禁,開海貿易,短短三年,去長崎經商的中國商船,由24艘激增到115艘,大量金、銀、銅外流。
15世紀 達芬奇(達文西)- 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 素描|人體的數學秘密 達芬奇((Leonardo Da Vinci)是人類解剖學的敏銳觀察者。他的屍體繪畫表明他對人體中許多系統的形式和結構感興趣。「維特魯威人」Vitruvian Man,是天才達芬奇(Leonardo Da Vinci)繪製的最著名的素描。他通過精確的測量和仔細的保存技術,他研究了組織和器官,試圖了解它們的功能。 另外他對人體的比例,導出一套嚴格的數字,大概有以下14組。
出島藝術賞析 川原慶賀《出島》藝術 - 荷蘭館料理部屋 荷蘭商館料理部屋描繪了一個細節,最是令我玩味。印度奴隸(裹著渾圓的紅頭巾)用雙手小心翼翼捧著土缽盆(調味盆),日本雜役(戴著八角帽)輕輕搖晃香料瓶。穿燕尾服的屠夫,服飾在畫作中是身分的象徵,屠刀暗指掌握權勢,烹飪室有明確的階級分工。
出島 川原慶賀《出島》派系藝術 - 擊球表 屏息的瞬間 《擊球表》屏息的瞬間,大師川原慶賀透過大面積的長方形與三角形等幾何圖,架構起一個寬廣的空間。 畫中他對肢體語言描寫的張力更是迷人,通過眼神、肢體、面部表情和衣著打扮。有次序邏緝地安排歐洲貴族們、兩名日本藝妓,和一名非洲奴隸併排觀看。 醫生西博爾德(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)是畫中的男主角,三位紳士,右手拿著球桿,形成三足鼎立的畫面。西博爾德的一生都在博弈。
中國 澳門最殘酷的油畫《方濟會相關之二十三名殉道者的十字架刑》 > 1579年2月5日,日本基督史上最輝煌的一日,26位信徒殉教,用鮮血實踐了他們的信仰。 1640年(60年後),畫家在澳門畫出殉教內容,耗費33mop (澳門幣),費用由市政廳支付。 1981年(300多年後),此圖由艾倫·布拉德福德(Allen Bradford)在倫敦修復,耗資450,000港幣,費用由何鴻燊先生負擔。 《方濟會相關之二十三名殉道者的十字架刑》(フランシスコ会関係23人の礫刑),畫作中包括六名外籍方濟會士和十七名日籍在俗方濟會成員。此畫原收藏於聖約瑟堂,後澳門藝術博物館成立,移至聖保祿堂安置,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參訪。(感謝讀者 書寧更正) 究竟此畫有甚麼吸引力呢? 殉道山驚心動魄的一幕 他們被割去右耳,在風雪中,自浦紀見,赤足步行一個月到達長崎,他們所行經的崛川道,現在稱為殉道小徑;殉道之地西澤山,現稱殉道山,位於長崎西阪坡,26人在此被釘上十字架,折磨致死。 澳門最殘酷的油畫《日本長崎 26殉道聖人》 日本西板而殉道圖就是呈現了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。 殉道圖忠於史實,人物歷歷在目 圖右為耶穌會主教佩德羅·馬丁內斯(
出島 川原慶賀《出島》藝術 - 荷蘭晚宴 超級富豪的角力賽 “荷蘭晚宴 Dutch Dinner”中,透過精緻工筆,捕捉餐桌上最經典的人物與器物,“拍攝”了人類史上最豪華的時尚派對--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超級富豪們,席間酣暢恣意的姿態躍然紙上。飲食文化的差異,再次衝擊著東方人的眼球。 - 工藝技術提昇的前奏曲 - 日本瓷器躍升富豪寵兒 - 1.八角瓷盤--歐洲上流社會的寵兒 - 2.葫蘆瓶--日本有田燒精品 - 大啖豬頭牛羊腿 - 潮牌洛可可服飾 - 帽子洩漏的秘密 - 藝伎、奴隸與舶來寵物
出島 川原慶賀《出島》藝術 - 荷蘭船入港 《出島》藝術 - 荷蘭船入港 兩名荷蘭男子在瞭望臺用望遠鏡看著長崎港, 畫中央歐式藍磚陽臺,佔據大部份的畫布,陽臺上一位荷蘭男主人,拿著望遠鏡眺望海口,運用透視法使畫面有了深度空間,遠方一艘“荷蘭船“被拖入”長崎港。 主角:西博:西博爾德(Siebold),德國內科醫生、植物學家、旅行家、日本學家和日本器物收藏家。他是日本第一個女醫楠本稻(日語:楠本イネ)的父親。 畫家川原慶賀:江戶時代晚期,川原慶賀( Kawahara Keiga 1786-1680)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擔任畫家
出島 川原慶賀《出島》派系藝術 - 與世隔絕的荷蘭島 Dejima,“出島”,是一個扇形人工島,只有120米乘75米,並通過一座小橋連接到長崎;約有二十名荷蘭人,受荷蘭東印度貿易公司聘用。 Dejima 藝術呈現濃厚的西方寫實主義特色,有意識地表現了自身的人道主義關懷:即使是被嚴密隔離的出島,觀察者的觀點角度沒有區分種族的異同,文化的交流依舊緩緩默默的發生。藝術家將自己投射到他者的形像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