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海故事

是一個以十六-十九世紀,殖民和航海時代為核心的線上雜誌,內容包含宗教符號、藝術、歷史、殖民,堅持以優質的媒體服務讀者,呈現考究的內容、文字和圖片,豐富讀者的心智

避難澳門傳教士,記錄日本天主教徒最悲壯的一幕《元和大殉教 元和の大殉教》
澳門

避難澳門傳教士,記錄日本天主教徒最悲壯的一幕《元和大殉教 元和の大殉教》

1622年9月10日,德川家光下令將55名傳教士與信徒在長崎西坂丘(Nishizaka)處以極刑。避難澳門的傳教士,在澳門用油畫詳實畫下行刑細節。這次事件包含婦人、老人、小孩,他們因為協助藏匿傳教士而連累整個家庭,年齡最小的只有2歲。信徒們被綁在柱子上,頭被繩子吊起。畫作底部左方,是靠近沿岸的高臺,數具無頭屍棄置一旁,他們的脖子被切斷了。
10 min read
澳門最殘酷的油畫《方濟會相關之二十三名殉道者的十字架刑》
中國

澳門最殘酷的油畫《方濟會相關之二十三名殉道者的十字架刑》

> 1579年2月5日,日本基督史上最輝煌的一日,26位信徒殉教,用鮮血實踐了他們的信仰。 1640年(60年後),畫家在澳門畫出殉教內容,耗費33mop (澳門幣),費用由市政廳支付。 1981年(300多年後),此圖由艾倫·布拉德福德(Allen Bradford)在倫敦修復,耗資450,000港幣,費用由何鴻燊先生負擔。 《方濟會相關之二十三名殉道者的十字架刑》(フランシスコ会関係23人の礫刑),畫作中包括六名外籍方濟會士和十七名日籍在俗方濟會成員。此畫原收藏於聖約瑟堂,後澳門藝術博物館成立,移至聖保祿堂安置,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參訪。(感謝讀者 書寧更正) 究竟此畫有甚麼吸引力呢? 殉道山驚心動魄的一幕 他們被割去右耳,在風雪中,自浦紀見,赤足步行一個月到達長崎,他們所行經的崛川道,現在稱為殉道小徑;殉道之地西澤山,現稱殉道山,位於長崎西阪坡,26人在此被釘上十字架,折磨致死。 澳門最殘酷的油畫《日本長崎 26殉道聖人》 日本西板而殉道圖就是呈現了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。 殉道圖忠於史實,人物歷歷在目 圖右為耶穌會主教佩德羅·馬丁內斯(
9 min read
南蠻貿易商品的五大分類
南蠻

南蠻貿易商品的五大分類

> 南蠻貿易是以日本商人,南方野蠻人(葡萄牙人和荷蘭人)、明朝華人以及歐洲和亞洲混合種族之間的貿易。 南蠻(南蛮 Nanban)是中日詞彙,起初表示來自南方的人(東南亞)。它遵循中國的思想用法,據說四面八方都是“ 野蠻人 ” 。在日本,對於歐洲人的見解,其中最具代表而且最早登陸的是葡萄牙人,於1543年在種子島上岸。後來南蠻這個詞包括西班牙人、荷蘭人(雖然這些通常被稱為“ Komo ” - 意思是“紅毛”)和英國人。這個詞'南蠻'自然地成為了外來人口的名稱,特別是來自南方的船上,他們的舉止被日本人認為是新奇有趣的的。 葡萄牙人對貿易商品分為五類: 1. 中國到日本 2. 日本到中國 3. 印度從中國 4. 來自印度,中國 5. 東南亞的產品 1) 從中國到日本 生絲,真絲織物,黃金,陶器,硝酸鹽,草藥,糖。生絲由白紗和加撚紗組成。
4 min read
川原慶賀《出島》藝術 - 荷蘭晚宴 超級富豪的角力賽
出島

川原慶賀《出島》藝術 - 荷蘭晚宴 超級富豪的角力賽

“荷蘭晚宴 Dutch Dinner”中,透過精緻工筆,捕捉餐桌上最經典的人物與器物,“拍攝”了人類史上最豪華的時尚派對--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超級富豪們,席間酣暢恣意的姿態躍然紙上。飲食文化的差異,再次衝擊著東方人的眼球。 - 工藝技術提昇的前奏曲 - 日本瓷器躍升富豪寵兒 - 1.八角瓷盤--歐洲上流社會的寵兒 - 2.葫蘆瓶--日本有田燒精品 - 大啖豬頭牛羊腿 - 潮牌洛可可服飾 - 帽子洩漏的秘密 - 藝伎、奴隸與舶來寵物
9 min read
川原慶賀《出島》藝術 - 荷蘭船入港
出島

川原慶賀《出島》藝術 - 荷蘭船入港

《出島》藝術 - 荷蘭船入港 兩名荷蘭男子在瞭望臺用望遠鏡看著長崎港, 畫中央歐式藍磚陽臺,佔據大部份的畫布,陽臺上一位荷蘭男主人,拿著望遠鏡眺望海口,運用透視法使畫面有了深度空間,遠方一艘“荷蘭船“被拖入”長崎港。 主角:西博:西博爾德(Siebold),德國內科醫生、植物學家、旅行家、日本學家和日本器物收藏家。他是日本第一個女醫楠本稻(日語:楠本イネ)的父親。 畫家川原慶賀:江戶時代晚期,川原慶賀( Kawahara Keiga 1786-1680)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擔任畫家
9 min read
川原慶賀《出島》派系藝術 - 與世隔絕的荷蘭島
出島

川原慶賀《出島》派系藝術 - 與世隔絕的荷蘭島

Dejima,“出島”,是一個扇形人工島,只有120米乘75米,並通過一座小橋連接到長崎;約有二十名荷蘭人,受荷蘭東印度貿易公司聘用。 Dejima 藝術呈現濃厚的西方寫實主義特色,有意識地表現了自身的人道主義關懷:即使是被嚴密隔離的出島,觀察者的觀點角度沒有區分種族的異同,文化的交流依舊緩緩默默的發生。藝術家將自己投射到他者的形像上。
4 min read
大三巴牌坊的故事 - 通往天國的秘密
澳門

大三巴牌坊的故事 - 通往天國的秘密

中央的青銅聖母雕像,雙手交叉於胸前,用一種憐愛與悲憫的姿勢,凝視著人群。這裡的天使一共七位,拱門頂端一位只有頭型與翅膀的天使含笑守護門頂,有如中國會在門頂置一神像之首護衛避邪的風俗;其於六位天使隨侍在旁,兩兩成對,護送聖母昇天。分上中下三層,上層下跪,飛天祈禱;中下層則跪坐雲端,中層吹演號角;下層拿著熏香爐;雲的圖騰常見於中國傳統的建築、服飾、器物中。
8 min read
太平天國外交官 - 美國傳教士羅孝全
太平天國

太平天國外交官 - 美國傳教士羅孝全

19世紀中葉,中國清朝正遭逢天災不斷的厄運,加上朝廷無能解決經濟問題,西方列強環伺,可謂危急存亡之秋。1842年,第一次鴉片戰爭,中國戰敗,簽訂了不平等條約,開放五口通商。戰爭打亂了航運模式,使許多人民流離失所。使得這些心懷不滿的群眾,蜂擁而至,紛紛加入了具有超凡魅力的夢想家--洪秀全,創建太平天國。 1807年,美國一位25歲,滿懷對上帝的愛、熱情的新教傳教士:羅伯特·莫里森(Robert Morrison)決定到中國傳福音
9 min read
辣椒的國籍
料理

辣椒的國籍

辣椒貿易開啟了大航海時代,在當時,辣椒比黃金還珍貴。 因傳播的來源不同,辣椒而有不同的名稱: * 胡椒 * 番薑仔 * 番椒 * 秦椒 * 唐辛仔 * 南蠻胡椒 * 倭芥子 * 高麗胡椒 這些名稱都與它經過的國家有關。有如一個環遊世界,旅居各地的遊子,處處留情,所到之處都留下了好品種,融入當地,有了不同的國籍,還發揮特常,為當地人津津樂道,流芳百世。 讓我們跟著辣椒在不同國家的化名,暢遊一下大航海時期的貿易路線吧! 1.胡椒 - 1493年 哥倫布(Christopher Columbus)第二次橫渡美洲時,在墨西哥發現辣椒,船上的醫生 Diego Álvarez Chanca 認為它有很好的醫療作用,例如:水手們長期缺乏維生素C而得到壞血病,在食用紅辣椒後康復。便首次把辣椒帶回西班牙。因為味道像胡椒,又能在胡椒中成長而得名。 2.番薑仔、薟薑仔 麥哲倫(Ferdinand
5 min 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