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蠻貿易商品的五大分類

南蠻貿易是以日本商人,南方野蠻人(葡萄牙人和荷蘭人)、明朝華人以及歐洲和亞洲混合種族之間的貿易。
南蠻(南蛮 Nanban)是中日詞彙,起初表示來自南方的人(東南亞)。它遵循中國的思想用法,據說四面八方都是“ 野蠻人 ”。在日本,對於歐洲人的見解,其中最具代表而且最早登陸的是葡萄牙人,於1543年在種子島上岸。後來南蠻這個詞包括西班牙人、荷蘭人(雖然這些通常被稱為“ Komo ” - 意思是“紅毛”)和英國人。這個詞'南蠻'自然地成為了外來人口的名稱,特別是來自南方的船上,他們的舉止被日本人認為是新奇有趣的的。
葡萄牙人對貿易商品分為五類:
- 中國到日本
- 日本到中國
- 印度從中國
- 來自印度,中國
- 東南亞的產品
1) 從中國到日本
生絲,真絲織物,黃金,陶器,硝酸鹽,草藥,糖。生絲由白紗和加撚紗組成。中藥主要以大黃,甘草為主。

2) 從日本到中國
銀是主要產品。此外,在豊洲之戰或九州大成獲得的硫磺、日本劍、南板漆器、工藝品、金槍魚等海產品。更令現代人驚訝的是,當中包含日本奴隸,以及文六被俘虜的韓國奴隸,據說,有500,000名奴隸。



3) 從中國到印度
生絲,真絲織物,瓷器,金,黃銅,麝香,生絲僅為白紗。一些在印度消費,一些通過印度運到歐洲。



4) 印度到中國
銀,酒,橄欖油。來自印度的白銀由西班牙運輸,西班牙從美洲運往歐洲,運往印度。


5) 東南亞的產物
人見人愛的東南亞的產物包括沉香木,紹基,錫,鉛,胡椒,樟腦,丁香,鬱金,鹿皮,香料是很多,如鯊魚皮。





除此之外,還將南瓜、西瓜、玉米、土豆、麵包、丁香花(出產於印尼、加斯加島)、煙草,地球儀,眼鏡,軍雞等帶到日本。此外,雖然一般不作為出口處理,但是長崎等牛,豬,雞,麵包等是為遊客的食物而製作的,並且當船離開時它們以醃製的形式裝載。
參考:
- Yasuyuki Yasuyuki “Beteren Deportation”日本編輯的學校出版社,1989年。
- Lucio de Souza,“十六和十七世紀的葡萄牙人的亞洲奴隸貿易”,“中島章”,“十六和十七世紀的Nanjyo,Kogei和Tangto-東亞水域”,Shibunkaku出版社,2013 。